- · 《建筑材料学报》投稿方[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数据库[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期刊栏[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后大学生学习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建筑材料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既要为学生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为他们学习后续专业课,如水工钢筋混凝土及水
一、引言
建筑材料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既要为学生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为他们学习后续专业课,如水工钢筋混凝土及水工建筑物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建筑材料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且缺少系统性。课程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和厌学现象,特别是“00后”大学生,他们的学习具有更加明显的功利性,更加注重课程学习的实用性[1],对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这是当前建筑材料课程教与学之间最大的矛盾。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建筑材料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
(一)学习内容多
首先,知识点较多,涉及的材料品种较多,且每种材料又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其次,概念、术语多,建筑材料涉及的材料品种和材料性质内容较多,因此教材中会出现很多概念和术语,这些概念和术语之间通常缺少关联性,学生很难理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内容散
建筑材料课程中的每种材料自成系统,教材的编写也是按照材料的种类划分章节的。而不同的材料之间、章节之间缺少内在逻辑关系,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较大的困难。
(三)学习内容深
建筑材料课程中尽管没有复杂难懂的公式和逻辑推理,但是经验性的内容较多,涉及的概念术语很多。而建筑材料的性质、组成、应用等内容又涉及很多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理解能力,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00后”大学生的学习观
据统计,某省2018年的新入学本科生中有约80%是被称作“千禧宝宝”的“00”后[2]。在21世纪人工智能时代,他们跟随互联网成长,产生了发散、形象、直觉等网络新思维模式[3],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为自我”的学习目的
由于“0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被溺爱,且互联网的普及传播了多元文化,导致他们过度强调自我。调查结果发现,“00后”大学生大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树立学习目的,带有很强的现实性,且缺少对长远目标的规划。
(二)功利性的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与近期目标相关联,顺利通过考试、毕业、获得奖学金等外部因素在学习动机中所占比重较大,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三)学习内容倾向于“重实用、轻理论”
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就业压力的影响,“00后”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倾向于实用性强的专业技能,而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严谨度和重视度明显不够,特别是建筑材料这种叙述性的专业基础课。
四、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现状对于“00后”大学生而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当前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仍然采用教师课堂讲解的教学方式。而这门课实践性很强,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讲解和教学实验很难满足“00后”大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综合性强、系统性差
建筑材料这门课涉及的材料种类众多,各种材料除了共有的基本性质外,还有各自的特殊性质,内容非常繁杂且缺少内在联系,系统性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规律可循,感到枯燥乏味。他们普遍认为这类课程是“水课”,抱着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背背考试要点,看看习题集就能顺利通过考试的态度学习这门课。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根本不能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质及应用等知识。
(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综合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建筑材料的试验课仍然是使用传统的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再到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按照课本上的方法重复实验过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无法充分结合,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往往不能独立解决。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技能,还可能使他们对实验教学产生误解,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针对“00后”大学生的学习观探索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文章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网址: http://www.jzclxb.cn/qikandaodu/2021/0506/352.html
上一篇: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专业课程全过程考核评价改
下一篇:那一块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