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材料学报》期刊栏[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数据库[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投稿方[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岭南第一楼藏身五仙观古人一细藤吊起万斤铜钟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万斤古铜钟 在中国古代,受限于建筑材料和水平,闳宇崇楼并不多见。但在南粤大地,曾有过四座建筑被清代学者屈大均称为“崇楼”。《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有崇楼四……在南者
万斤古铜钟
在中国古代,受限于建筑材料和水平,闳宇崇楼并不多见。但在南粤大地,曾有过四座建筑被清代学者屈大均称为“崇楼”。《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有崇楼四……在南者曰拱北,北曰镇海,西曰观海,在大观桥上(今废),中曰岭南第一楼。”
时过境迁,曾在明代与镇海楼齐名的岭南第一楼现藏身于幽静的五仙古观中,外观为明朝钟楼式建筑,内部装潢却是清朝建筑风格,其万斤铜钟、拱券门洞展现出古代先进声学建筑知识;而始建于晋代的拱北楼已不复存在,遗址于2002年被发掘,一个关于古都南门城楼跨越千年的故事开始被人知晓。
岭南第一楼
名气大:明代岭南建筑“双璧”之一
镇海楼是广州人熟悉的岭南古建筑。事实上,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岭南第一楼与镇海楼曾是岭南建筑“双璧”,由于建于更早年份的明洪武七年(1374),其名气还一度盖过镇海楼。
这两座楼为何都被称为崇楼?所谓“崇”,在古籍《尔雅》和《说文解字》分别解释为“高也”和“嵬高也”,“崇楼”即是高楼。建在越秀山上的镇海楼高五层,“崇楼”之名实至名归,而两层高的岭南第一楼建在坡山上,对比起古代时周边的低矮民居,“崇楼”之名也是贴切。
如今,岭南第一楼位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观大殿后方,为明代钟楼式建筑,高17米。首层面阔13.9米、深11.9米、高6.8米,堆砌的用料为红砂岩石,有考古专家考证,该岩石与西汉南越王墓内巨石一样,均可能采自番禺莲花山。而楼正中开一个宽3.8米、深5.7米的拱券门洞,人站在门洞下,抬头便见楼上悬挂铜钟的内部,肃穆之感油然而生。据史料记载,岭南第一楼曾在明朝万历年间重建,而第二层的木构架又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改建。
古铜钟:巧用科学 钟鸣十里相闻
沿着建筑两侧的水泥阶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四面开放式的木构方亭,重檐歇山顶、饰有鳌鱼宝珠的正脊。木构方亭内,一口铜钟高高悬挂。据了解,该铜钟高3.04米,口径宽2.1米,重约一万斤,比岭南第一楼建造时间晚四年,是广东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铜钟。钟体铸有篆文“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而钟底下建有方形竖井的直通门洞。
据清代樊封的《南海百咏续编》记载,建楼的起因是为了“以压胜海啸,遂为阖郡雄镇”。但有趣的是,正因为这口铜钟,这座楼又被称为“禁钟楼”。“所谓‘禁钟’,指的是不能随便敲击。”越秀区文博中心业务部主任何健飞介绍,相传,只有在遇上火警、战争等灾难时才能撞击鸣钟,无事时敲钟会引发祸害。何健飞介绍,由于钟口之下正对楼基中心的方形大井口,与券型门洞相通,形成一个巨大“共鸣器”,致使敲钟时钟鸣远播,十里相闻。这样巧妙的装置,显示古人掌握了先进的声学知识,也被现代建筑学家美名为“中国古代利用声学建筑钟楼的典范”。
万斤铜钟,到底用什么吊起?如今,吊起大钟的是一根特制的粗壮钢筋,而大钟下方也焊烧了两根工字钢,双重“保险”是为了防止大钟因意外事故坠落。但在没有先进焊烧技术的古代,竟是一条细细的葛藤充当钢筋的作用!据书籍《五羊古观》记述,古人确实曾用一根细藤吊起铜钟,但这根藤的来源却无法考究,民间则传是黄大仙的宝物或吕洞宾的法器。之后数百年葛藤一直吊着铜钟,坚韧如初。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名英国商人听闻葛藤之事,为了带走这件“宝物”,他怂恿观中道士用铁链换掉葛藤,之后走到沙面江边,想用江水洗掉藤上的灰尘,谁知葛藤一沾水就变成鱼儿,奋力游到西江去。有趣的是,时至今天,有熟悉广府民间传说的老人仍会说西江上游有一种叫“猪母葛”的细长鱼儿,就是这根葛藤的化身。
仙人拇迹:白垩纪时期遗物
在岭南第一楼的东侧不远处,有一池原生红砂岩石,内有长约4米,一大一小互相通连的两个瓯穴,合起来形似脚印状,传说为仙人留下的脚印,后人称之为“仙人拇迹”。
当代地理学家曾考证,“仙人拇迹”的红色砂岩露头形成时间为4万年前至1500年前,经受着远古时代珠江洪水期的流水冲蚀和穴下泉眼的泉水浸淫,是与恐龙活动同期的白垩纪时期的遗存之物。
“现在池内的自来水都靠水泵抽入,定期更换。”何健飞说,晋朝时广州城区的珠江宽达1500米,后来由于沙泥淤积,珠江岸线不断向南退去,加上周边地势不断升高,穴下的陀泉也枯涸,“虽旱不竭”的奇观也随之消失。
文章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网址: http://www.jzclxb.cn/qikandaodu/2021/0716/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