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材料学报》期刊栏[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数据库[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投稿方[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从历史地图看武昌沙湖的变迁·上(1899——1979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文涉及的武昌老地名:沙湖、东湖、北洋湖、北洋桥、积玉桥、螃蟹岬、沙湖嘴、紫金山、秦园路) 题记:前两集讲的是任桐与《沙湖志》;任桐与琴园。此篇想讲一讲沙湖百年来
(本文涉及的武昌老地名:沙湖、东湖、北洋湖、北洋桥、积玉桥、螃蟹岬、沙湖嘴、紫金山、秦园路)
题记:前两集讲的是任桐与《沙湖志》;任桐与琴园。此篇想讲一讲沙湖百年来的变迁,实际上是讲沙湖百年来的填埋史。
沙湖,位于武昌古城东北部,东临今中北路,南公正路,西抵武(昌)九(江)铁路线,北达秦园路,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城中湖”。
“沙湖”一名就最早见诸于四百多年前明嘉靖年《湖图经志书》,在该书卷所附“武昌府总图”中标注“沙湖”,经杨桥与长江相通。后清乾隆年《江夏县志》卷之《川》记载:“沙湖,在县北。”并且在江夏疆域图也明确标注了沙湖的位置。历史上沙湖也叫“俞家湖”,《读史舆纪要》卷七六《湖》记载:“俞家湖,在县东北五,南抵县东南四之郭郑湖(今东湖),西通江。”今天武昌区还有个“余家湖村”(古文里俞、余通用)。
关于武昌古城北部沙湖、东湖这一片湖泊群的形成原因,往远说:一亿五千万年前,武汉地区还是一片海洋,一亿五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海水退却,陆地抬升,沧海变桑田。在这个过程中武汉地区隆起了一条山脉,即今天从汉阳扁担山、米粮山至龟山、蛇山、南望山一直到九峰以东,山脉两边则是大片的湖泊、沼泽。大约300万年前长江冲破龟、蛇两山,向东而去,形成今天武汉地区一条山脉众多湖泊地貌。往近了说:武昌古城“自徐家棚以下有一条相对高程为2~3米,由细砂与粉砂质黏土形成的长江自然堤。堤内形成相对低下的洼地,每当汛期过后。洼地便潴水成湖,此即东湖、沙湖的主要成因”(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4期《东湖水文特性调查》)。于是武昌古城东北一带由于长年雨水汇集,自然形成了沙湖、东湖、白洋湖、严东湖、严西湖等等一系列的湖泊群,这些湖泊群对武汉江南地区的汛期调洪起着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武汉长江段的两岸堤防最高处还是在汉阳门桥头至徐家棚一带。
史料显示,明洪武年间,沙湖面积有近万亩的规模,大约6至7平方公里。那时,沙湖、东湖、白洋湖是相互连通的,沙湖、东湖的水都可以从白洋湖入江。明代的地图我没有,但清代早期的地图上却标注的很清楚。
这是1794年江夏县志《武昌城及城外山水地图》中的沙湖、郭郑湖(东湖)、白洋湖,三湖连通,从白洋湖入江。
这是1869年《江/夏疆域图》中的沙湖、余家湖(这里的余家湖也即俞家湖,这里似乎把沙湖分成东西两个部分、郭郑湖(东湖)。这张图上白洋湖没有了,只剩下个北洋桥。明末清初,青山沿江一带有一些沙洲,后来由于江水改道,这些沙洲逐渐成为陆地,于是白洋湖也就逐步淤积成陆,只剩下通江明渠,以及北洋桥。今天在洪山区团结大道以南,工业四路和礼和路之间,北洋桥仍然存在,桥下是东湖通往青山出江口明渠。
这是1883年《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的沙湖。从图上看湖水向西通过多子桥、武胜门前的积玉桥、西城壕子闸到应山湖,再通过北城角闸到筷子湖出江。武胜门正街西边有箍桶街、砖瓦巷、营房口、曾家巷等几条街,东边湖岸却没有街道和建筑。
沙湖面积第一次大规模减小是在张之洞治鄂时期。
1899,为治理武昌地区的水患,张之洞于武昌红关(下新河)与青山之间分8段修筑了武(昌)青(山)堤(初期叫武丰堤),于是彻底把沙湖与长江分隔开来(有资料说此前汛期沙湖也有通江的口子)。
这是1899年《武汉略图》中的沙湖,湖水往东北过白洋桥在青山入江,向南与东湖连通;往西南过积玉桥连接筷子湖通长江。图中的农务局即今天的湖北大学校区。图中的绿线为日常水面线,蓝线为汛期湖岸线,两条线之间为湖滩湿地,在汛期起调蓄作用。
1900年,粤汉铁路动工,终点由原来鲇鱼套改为徐家棚,铁路穿沙湖而过,将沙湖分为:铁路以西称为沙湖,又名内沙湖;铁路以东称为沙湖,又名外沙湖。
这是1927年美军绘制《汉口地图》上的沙湖,粤汉铁路从沙湖穿过。沙湖南边的湖岸线紧贴螃蟹岬、紫金山、小龟山,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山路(北段)以北、湖北电视大楼以北全是湖面。注意图中下部中间还有一个“小沙湖”。现在的紫金小区以及小东门建材市场当时全是湖面。(地图来源:贵阳改哥)
文章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网址: http://www.jzclxb.cn/zonghexinwen/2021/1213/760.html